首页 > 行业 > 正文

读诗笔记1_当前观察

近来读了几首诗词,感觉是很好的。不过现在已然深夜,实在没有情调用笔写下体会,就用键盘记录一下。


(资料图片)

《胡腾儿》李端

胡腾身是凉州儿,肌肤如玉鼻如锥。

桐布轻衫前后卷,葡萄长带一边垂。

帐前跪作本音语,拈襟摆袖为君舞。

安西旧牧收泪看,洛下词人抄曲与。

扬眉动目踏花毡,红汗交流珠帽偏。

醉却东倾又西倒,双靴柔弱满灯前。

环行急蹴皆应节,反手叉腰如却月。

丝桐忽奏一曲终,呜呜画角城头发。

胡腾儿,胡腾儿,故乡路断知不知?

诗乃描写西域艺术家,前两句描述了长相,肌肤是如玉的,鼻梁高挺尖如锥,这样一个有别于汉族的少数民族人物形象就跃然纸上,特别是这个“锥”字实在是妙,即使是千百年后的我看到也能自己联想到身边的少数民族人士。三四句描写胡人跳舞,先是以“本音”语,当然这个本音不太是所谓皮套人的本音,是意指胡人自己的语言,在帐前用自己的语言作开场白,然后开始翩翩起舞,那么舞蹈精彩否?曾在安西任都护府长官的客人是看得泪流满面;洛阳来的诗人写诗相赠。此处倒也不直写舞蹈,而是以侧面体现出舞蹈的精彩,细细读来是美妙的。

五六七八句直击舞蹈本身,前面先侧面描写,到这里突然笔锋一转开始描写舞蹈。跳舞的时候,表情管理在线,扬眉动目,好是生动;舞蹈的幅度很大,脸上的妆容与汗交织,连这帽子也偏离。舞者像喝醉了一样东倾西倒,双靴的舞步也轻翩。但即便如此——每一个动作都卡在节拍上,反手叉腰好似一弯新月一般灵动。

最后二句,收束,随着音乐戛然而止,前面几句仿佛余韵不绝,还在回味舞蹈的精彩时,城头赫然奏响了画角声。画角之声,古代军中吹角以为昏明之节,一般在黎明和黄昏之时吹奏,当然此诗划分在边塞诗里面,如果就此推测,那么应该是天明了,部队吹响了早晨操练的号角吧。

最后发出感叹:胡腾儿,胡腾儿,故乡路断知不知!胡人回乡的道路已经断绝,还未收复(或者说占领)。这一句,感情色彩强烈,初读一遍,是对胡人的同情,你的家乡在哪里?这让我想到了《幸福终点站》中的男子,在机场里,突然听闻祖国失去了主权那一幕,也是令人揪心。再读一次此句,又联想起前文旧官员的表现,闻者伤心,听者落泪,是否也是暗含了一层希望国家收复失地的愿景呢?我文学素养不高,也许是一通乱讲,但我真切地感受到里面的感情。

诗读至此,就又让人想起了另一首词。

《渔家傲》范仲淹

塞下秋来风景异,衡阳雁去无留意。四面边声连角起。千嶂里,长烟落日孤城闭。

浊酒一杯家万里,燕然未勒归无计。羌管悠悠霜满地。人不寐,将军白发征夫泪!

从唐代来到宋代,据我有限的历史知识来说,也是知道到了宋代,武力实在不好,被敌人侵占那是常有的事,重文轻武大概是从历史书上学到的关于宋代的一个代名词。

上阕,塞下表明地点,秋天一来风景是完全变化,那征鸿对此地是断然离别,毫无留下来的意愿。这两句也是在笔下透出边塞秋日的荒凉与寒冷;前一句从景色来描绘,那么下一句就从听觉下手,四面都是边塞的声音,夹杂着号角的声音。可以说是随着眼所看到的,耳所听到的,一幅荒凉悲壮的边塞图就此出现。最后一句,给边塞图上色:千嶂里,长烟落日孤城闭。颇有化用“大漠孤烟直,长河落日圆”的味道,这是把战地气氛塑造的萧杀无比的一句。

下阕,开始抒情。喝过一杯酒,离家万里,但是战争还没有结束,归家之日遥遥无期。羌管悠悠吹尽无限愁,睡不着,白发将军泪千行矣!

这首词,很直白,没有晦涩的地方。即使是在我们孩提时代也是读来朗朗上口的一词。随着人生阅历的增加,则是愁上加愁——面对着现代的压力,是否也有“归无计”的时候?又是否有“故乡路断知不知?”的时候?我是有这种感觉的,临近人生转折点,被迫离开从小长大的地方,前往新的城市,回到真正的故乡。但我心里的故乡的月光已经黯淡了,回到心中故乡的路也就准备断裂了。

关键词:


您可能也喜欢这些文章

Copyright   2015-2022 北冰洋音箱网 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沪ICP备2020036824号-3   联系邮箱:562 66 29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