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行业 > 正文

看热讯:草根“大神”站C位 村晚“嘉年华”包圆四季


(资料图片)

近日,文化和旅游部发布《关于公布2023年“四季村晚”主会场和示范展示点名单的通知》,甘肃兰州市西固区河口镇河口村等12地入选。

“村晚”,是春节期间由农民群众自编自演的文艺联欢会。文旅部引导“村晚”由春节期间集中开展向常态化开展延伸,由“年年演”变“季季演”,“四季村晚”就应运而生了。春季热启动、夏季大联欢、秋季庆丰收、冬季暖回顾,这对于激发乡村文化活力,丰富农民朋友的精神生活,当然是一件大好事。

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银达镇银达村等12地入选全国“四季村晚”示范展示点。这些地方将当地的文化特色发挥得有声有色,有着弘扬乡村文化的优势,可成为省内更多地方活跃当地文化的典范。例如银达村,自上世纪50年代就创建了农民业余艺术团,以秦腔、陇剧、眉户剧、快板、小品、表演唱等形式,演绎本村的新气象。如今,更是拥有600平方米的高标准文化剧场,村业余剧团团员人数已达140人,“下地是农民、上台是演员”并非虚话。

乡村振兴,是包括产业振兴、人才振兴、文化振兴、生态振兴、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。对于一些乡村来说,文化振兴的基础条件相对薄弱,农民致力于文化创新的内生动力不足,以及乡村文化元素开发不够等,导致乡村文化衰落,是不容回避的现实。乡村文化生活单调,使得村民除了跳跳广场舞、看电视、玩手机、玩牌之外,别无更多更好的选择。

补齐乡村文化短板,焕发乡村文化新貌,提升农民文化素养,就要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注入新动能、激发新引擎。举办“大地欢歌”甘肃省乡村文化活动年,进行“四季村晚”示范展示,都是着眼于此的良好举措。办好“四季村晚”的示范、引领意义在于,相比于城市演出的宽阔舞台和华美布景,“村晚”的演出场景或许相对简陋,但它更注重的是内容而非形式。由农民自编自导自演的“四季村晚”,素材源自本乡本土的乡村生活,说乡音、唱乡情、舞乡韵,使得它与村民之间毫无违和感,这种“土得掉渣”的文化演绎,对村民的亲和力、感染力,是其他文化形式无可比拟的。

特别是,具备一定才艺天赋的农民成为“村晚”主角,会激发他们发掘、发挥自身潜能的创造性、积极性,只要给他们创造一个尽情挥洒的舞台,他们就一定会大显身手,将自己的才华展示得淋漓尽致,在成就自我的同时,将更多欢乐带给乡亲。无形中,这拨人就成了乡村文化的传播者。只要相关部门引导、组织得当,让农民朋友体会到激活乡村文化人人有责、人人可为,就一定能将“村晚”这台“戏”演得精彩红火。在这个过程中,涌现出一批倍受乡亲们喜爱的草根“民星”,也是可想而知的事。

前不久,2023年我最喜爱的“村晚”节目榜单揭晓,在公布的100个优秀“村晚”节目中,甘肃共有9个节目入选,是近年来甘肃进入全国榜单节目数最多的一次,这足以说明,挖掘甘肃乡村文化潜力、打造乡村文化精品大有可为。甘肃乡村广阔,民风民俗绚丽,集中着全省大部分的文旅资源。办好“四季村晚”,搞好乡村文艺编创,大可不必舍近求远、盲目模仿,只要挖掘好本土最原始、最质朴且具有传播价值的特色文化资源,就完全能够别开生面,让本乡本土的文化火种熠熠生辉。这样打造出的文艺作品,将本土文化特色以“说、唱、诵、演”等令人可观、可感、可知的方式,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,更能引发一众乡亲的共情。

深厚的农耕文化积淀,多彩多姿的民俗风情,是陇原乡村文化振兴的源头活水。在“四季村晚”这一彰显农民主体性和创造力的“草根文化”舞台,展示着乡村新气象、农民新面貌和未来新期待。在这12个“四季村晚”示范展示点的引领带动下,以点带面,一定能为陇原乡村文化振兴增添新动力。

特约评论员 秦信芳

关键词:


您可能也喜欢这些文章

Copyright   2015-2022 北冰洋音箱网 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沪ICP备2020036824号-3   联系邮箱:562 66 29@qq.com